申报成为“四上企业”或“规上企业”后,企业可享受的政策红利因行业属性、地区差异而有所不同,但总体围绕资金支持、税收优惠、融资便利、政策倾斜等核心方向。以下是两类企业可享受的主要政策红利:
一、四上企业政策红利(覆盖多行业)
财政奖励与补贴
入库奖励:首次纳入统计范围的企业,地方财政通常给予一次性奖励(如5万-20万元)。
稳岗补贴:对吸纳就业较多的企业,按社保缴纳比例返还补贴。
行业专项补贴:
建筑业:资质升级奖励、绿色建筑认证补贴;
服务业:数字化转型补贴、电商示范企业奖励;
商贸业:限上企业促销活动补贴、连锁经营拓展奖励。
税收优惠
增值税:部分行业可享受留抵退税、简易计税政策;
企业所得税:高新技术企业、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减按15%税率征收;
地方税种:房产税、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(部分地区)。
融资支持
专项贷款:银行推出“四上企业专享贷”,利率低于普通贷款;
政府担保:融资担保机构提供低费率担保,降低融资成本;
上市扶持:对拟上市企业给予辅导费用补贴、股权投资奖励。
政策倾斜
项目申报:优先参与政府采购、PPP项目、产业基金投资;
用地保障:工业用地出让价格优惠,服务业企业可申请商业用地;
人才政策:高管子女入学、人才公寓申请资格。
荣誉资质
颁发“四上企业”证书,提升企业信用评级和品牌影响力。
二、规上企业政策红利(侧重工业领域)
工业专项补贴
技术改造:按设备投资额的10%-20%给予补贴(部分地区最高达500万元);
智能制造:数字化车间、智能工厂认定奖励;
绿色发展:节能减排技术改造补贴、绿色工厂认证奖励。
税收优惠
增值税:先进制造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;
研发费用加计扣除: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按100%加计扣除(部分行业提高至120%)。
融资支持
产业链金融:核心规上企业可获得供应链融资支持;
设备融资租赁:对购置生产设备的企业提供贴息。
政策倾斜
用电优惠:大工业用电电价折扣;
产能指标:优先保障能耗、排放等指标配额;
产业基金:政府引导基金优先投资规上企业项目。
三、四上与规上企业的政策交集
数据直报奖励:按时完成统计报表的企业可获奖励(如2000元/年);
信用贷款:基于统计数据生成“企业画像”,提升银行授信额度;
政企对接:优先参与政府组织的产需对接会、经贸洽谈会。
四、注意事项
地区差异:沿海发达地区奖励力度普遍高于中西部(如深圳入库奖励最高20万元,部分内陆城市为5万元);
动态调整:政策随经济形势变化,建议企业关注当地统计局、工信局最新通知;
合规要求:部分补贴需满足就业、环保等附加条件。
四上企业因覆盖行业广,政策红利更侧重综合发展;规上企业作为工业主力,政策更聚焦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。企业可结合自身行业属性,主动对接统计、发改、工信等部门,最大化利用政策资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