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圆盛世服务项目
图片

政府项目申报


图片

高新认定


图片

资质认证



体系认证现场审核全攻略:资料准备要点 + 流程解析

🔑 一、认证前必须搞定的 3 大基础条件

(一)资质 “硬核” 达标

✅ 必备项:营业执照(成立满 3 个月,经营范围需匹配认证范围)

✅ 行业专属项:生产许可证、3C 认证、特种设备备案年检报告、环评检测报告等(根据行业定,比如食品企业需原辅料检测报告,生产型企业必须环评资料)

 

(二)管理体系 “跑满 3 个月”

✅管理手册、程序文件等体系文件的发布日期,距离签认证合同需满 3 个月(别卡着点!提前规划时间线)。

✅必须完成内部审核 + 管理评审,且这两项的时间要早于认证合同签订日(相当于企业先 “自查自纠” 一遍)。

 

(三)经营记录 “全覆盖”

✅ 从采购生产销售记录缺一不可!包括:供应商合同(近 1 年,每个供应商 1 份)、生产记录、生产计划、产品自检记录、日常巡检记录、销售合同(每种产品 / 服务 3-5 份近 1 年合同)、设备维护保养记录等。

✅ 记录的时间跨度和内容完整性至关重要,建议企业设置专人检查更新,避免临近审核手忙脚乱。此外,不同行业对记录的侧重点有所不同,如服务行业更注重客户反馈,制造行业则需强化生产过程追溯,可结合自身行业特性查漏补缺。

 

📚 二、审核前资料准备的 5 个核心细节

(一)体系文件 “看得见摸得着”

📄 体系文件和运行记录要打印成册,重要文件(管理手册、程序文件、内审管评报告等)必须手签或盖章。

 

二)经营合同 “精准匹配认证范围”

📑 销售合同:每种产品 / 服务至少 3-5 份近 1 年合同(比如认证范围有 2 种产品,每种需 3 份以上),过期合同会导致对应项目被 “砍掉”!

📤 采购合同:覆盖所有原料 / 零部件供应商,1 个供应商 1 份合同(允许 1 份合同包含多类原料/零部件)。

 

(三)运行记录 “盯紧关键点”

🏭 生产型企业:关键的生产过程要有严谨的检查制度和检查记录,终产品的检验项目,要覆顾客明示的产品要求。如是产品是按国标 / 行标 / 团标等标准生产且标准中有型式试验要求的,则必须按标准要求做第三方检测(比如家电、建材行业)。

💼 服务型企业:直接面向客户实施服务的活动,应有适宜的规则制度(比如商务礼仪要求,售后服务规范、技术支持手册等)。对于服务效果的验证,必须能够体现顾客的意见和建议(比如客户验收单、满意度调查等)。

 

(四)规章制度“杜绝两张皮”

📄 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是一二级文件,就像是“领导发话”,讲的都是“要做啥!”、“为啥做!”。至于“怎么做?”、“谁来做?”、“做成啥样?”却是需要编制三级文件(例如特定工序的作业指导文件、服务项目的执行标准规范)。三级文件和企业实际情况一定要完全对应。

 

(五)沟通问答“胸有成竹”

❓ 审核组必问:总经理 / 管代 / 员工代表是谁?体系文件发布日期?内审 / 管评时间?生产流程 / 服务流程怎么走?

 

新奥门特马82593奥马

更多证书办理详情可直接与在线客服联系,或电话咨询官方热线:400-090-3278

 

🕒 三、现场审核全流程揭秘:从首次会议到拿证

(一)初次认证审核分 2 阶段

📌 一阶段(1-2 天):查资质 + 基础条件(营业执照、体系文件发布时间、内审管评是否完成)。

📌 二阶段(按企业规模定):深入查记录 + 现场(生产流程、设备运行、员工操作等,涉及外部场所也要查)。

 

(二)现场审核流程

1. 首次会议

🏢 总经理、管代、各部门主管、员工代表到场参会,审核组核对信息、宣贯流程。

2. 现场 “三连查”

🔍 聊流程:对接人介绍生产 / 服务流程,带审核组看现场(比如生产线、仓库、办公区)。

📁 查文件:按清单调阅资料(提前按 “经营资质、体系文件、运行记录” 分类归档,提高效率)。

👥 问细节:随机问员工操作规范、工作职责、安全防护措施等。

3. 末次会议

📢宣布审核结论,开 “不符合项”(审核都要开不符合,按要求整改就好)。

 

(三)审核暂停/中止!

📡 正常情况下,现场审核都是连续不中断的。审核组从到场至审核结束离场,是必须严格按照认证机构下发的审核计划进行的。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,如因不可抗拒的原因造成审核活动无法继续进行,也是可以暂停或中止审核的。审核暂停/中止后,已审核的内容依然有效,企业应在原因消除后及时联系审核组恢复审核,避免影响认证进度。

上一篇:一文读懂食品行业认证体系,必备与推荐全解析
下一篇:企业发展进阶路径与条件对比(科小、创小、高新、专精特新)